11月24日,第八届岩土本构理论高层论坛在上海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主办,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承办。会议邀请了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蔡袁强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姚仰平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殷建华教授、同济大学黄茂松教授、中科院武汉岩土所韦昌富研究员、浙江大学杨仲轩教授、东南大学杜延军教授、河海大学朱俊高教授、河海大学朱其志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尹振宇副教授参加并作学术报告。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部分师生共15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开幕式上,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欧阳华致欢迎辞并介绍了上海大学及我校土木工程系的发展概况,希望本次论坛能够开拓大家的思维,为我校土木工程学科的进步提供帮助。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黄茂松教授致辞,他介绍了岩土本构理论高层论坛的发展与成果,并预祝此次论坛圆满召开。开幕式由土木工程系副主任刘飞禹教授主持。
本次论坛专家报告环节由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孙德安教授主持。香港理工大学殷建华教授作了题为“粘性土的非线性流变模型及应用”的学术报告,总结了土的一维、三维时间有关应力-应变模型和应用,讲解了非线性流变模型、非线性蠕变、压缩函数及其他新的研究。浙江工业大学蔡袁强教授作了题为“疏浚淤泥地基固结机理及处理技术”的学术报告,提出了超软土固结土研究存在的问题,讲述了超软土真空预压淤堵特性试验,简单介绍了考虑淤堵效应的超软土固结理论以及超软土地基处理的实际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姚仰平教授作了题为“UH模型及其在机场长期变形智能预警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介绍了岩土工程基本问题、土的基本特性及本构模型,着重分享了土本构模型在机场长期变形智能预警中的应用。同济大学黄茂松教授作了“主应力轴旋转条件下各向异性砂土非共轴本构模拟”的学术报告,介绍了基于临界状态理论的砂土各向异性本构模型及砂土非共轴变形的本构模型。中科院武汉岩土所韦昌富研究员作了题为“饱和黏性土力学特性的物理化学效应——实验和理论表征” 的学术报告,讲解了岩土工程中的物理化学效应,介绍了平衡溶液概念以及黏土工程力学特征,分析了化学-力学耦合理论。东南大学杜延军教授作了题为“固化污染土的力学和环境安全性能”的学术报告,介绍了污染物的防渗性能以及运移参数,分析了固化与阻隔技术环境土工科学问题,讲述了改进滤失试验的意义与试验过程。河海大学朱俊高教授作了题为“砂土UH模型在土石坝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介绍了粗粒土KO系数试验研究进展,以及砂土UH模型应用于土石坝有限元分析的过程。浙江大学杨仲轩教授作了题为“基于变形理论的实用模型及其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学术报告,主要介绍了J2模型,用试验验证其模拟结果,分析了多轴空间下的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有限元模拟。香港理工大学尹振宇副教授作了题为“桶型基础数值模拟及宏单元设计工具开发”的学术报告,介绍了土的基本模型、数值方法、破坏面公式以及宏单元设计模型。河海大学朱其志教授作了题为“扩展键基近场动力学:理论与数值”的学术报告,介绍了经典键基近场动力学模型和扩展键基近场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型,并结合一个数值问题进行了讲解。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和代表对岩土本构理论的前沿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专家报告结束后,河海大学朱其志教授对第四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学术研讨会筹备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参与。会议最后,土的本构关系及强度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姚仰平教授总结致辞,他介绍了本届岩土本构理论高层论坛的成果的同时,对本次会议的圆满完成表示热烈祝贺,对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承办此次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