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程光炜教授为我校文学院举办“抢救当代文学史史料”高端视频讲座

发布日期: 2020/10/19  投稿: 郑丽    部门: 文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10月14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首批“杰出人文学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程光炜教授应上海大学中文系邀请,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高端视频系列讲座的形式,为校内外师生带来了“抢救当代文学史史料”的精彩主题报告。

程光炜教授首先从中国现代文学成功的学科建设经验谈起,指出当代文学是个没有“下限”、并不成熟的学科;因此,对当代文学的研究目前应该多注重史的研究。而结合自己的当代文学史研究,程光炜教授坦承,柯林武德的著作《历史的观念》、克罗齐的《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安托万的《历史学十二讲》等历史学方面的著作曾对自己多有启发。

紧接着,程光炜教授对“史料”概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辨析,并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与第二手史料,认为二者的界限经常并不明确,一般中文所称史料,主要是指第一手史料。在此基础上,程光炜教授展开了本次讲座的主题:为什么说当代文学史史料需要抢救?

程光炜教授指出,因为当代文学的分期没有“下限”,不知道截止点在哪里,史料建设就比较困难,研究与批评也缺乏清晰的边界和思路。有鉴于此,程光炜教授将自己的研究聚焦于当代文学已有的70年历史,认为这70年已经诞生了五代作家。而这种代际划分主要出于两点,一是相对接近的年龄和经历,二是创作和文艺思潮的关系。在这种划分中,第一代作家主要指的是出生于1910年代后,他们多是抗战时期投身革命的老战士;第二代作家主要生于1920-1930年代,在新中国成立后参加工作,是“十七年”文学的主要参与者与建设者,在某些思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第一、二代作家之间在年龄、经历、创作界限上有交叉点,所以很难严格地将第一代和第二代看作是完全不同的代际;第三代作家主要出生在1940-1950年代,有知青或者是回乡知青的背景,这其中的大部分作家从知青文学起步,后成为寻根小说、先锋小说与新写实小说的主将;主要出生于60年代的第四代作家在一定程度上跟文学思潮的关系有所减弱,他们的创作出现了个人化的倾向,而第五代作家出生于1970-1980年代,思想上更为独立一点,其创作受到市场经济、大众传媒的影响。而根据前面的“史料”概念,程光炜教授认为可以先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作家先列入史料抢救的范围。

在接下来的讲座中,程光炜教授主要以李准、马烽、萧也牧、张承志、路遥等几位当代作家为例,具体论述了对他们的史料进行抢救的要点与方案。而在此之前,程光炜教授以德国学者所做的有关二战纳粹后代的访谈录的工作给他带来的启发,详细介绍了他对于如何进行第二代作家的口述史料抢救的想法。

讲座中,程光炜教授重点谈论了对第三代作家史料的抢救,认为对第二代作家的史料整理更多的在于使用口述实录的方式,而对于第三代作家,程光炜教授认为其史料发掘可以侧重于自述、访谈、创作札记、后记中的考察,另外也可以在期刊杂志中去发现与之相关的内容,如友人的回忆、转述等。把这些看似零星的材料整理出来成为史料,这是一个经年累月的漫长过程。

本次讲座由文学院钱文亮教授主持。在最后的总结中,钱文亮教授指出,程光炜教授是当代文学学界较早具有学科建设意识和成熟的文学史研究实践的著名学者,程光炜教授本次的主题讲座既从宏观的层面对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和史料抢救问题提出了建议,又在微观的层面,通过几个具体作家史料抢救方面的个案研究进行了示范和阐释,给当代文学史的研究者特别是年轻学者做出了非常实际的学术指导与重要的方法论启发。(撰稿:景柯庆、付琪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