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在胶片上的艺术——贝文力做客“公共外交与全球治理”学术沙龙

发布日期: 2015/12/29  投稿: 章玲英    部门: 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   浏览次数:    返回


        2016年12月27日下午,应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白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贝文力教授莅临第四十八期“公共外交与全球治理”学术沙龙,以“时代风云与世相人情的光影——苏联和俄罗斯电影记述”为题为上大师生做了专题讲座。活动吸引了上海电影学院和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的师生前来聆听。讲座由公共外交研究院副院长张丹华主持。
       贝文力首先介绍俄罗斯在文学,音乐,绘画,雕塑,芭蕾等文化领域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之后引申到俄罗斯电影的诞生和发展历程。俄罗斯电影带有鲜明的俄罗斯民族性,充满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强大的责任伦理和伟大的崇高理念。俄罗斯电影变迁大致分为十月革命前的、苏联时期和解体后的俄罗斯电影三个发展阶段。1908年10月15日,《斯坚卡·拉辛》的问世标志着俄罗斯电影的诞生。
       随着20世纪俄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俄罗斯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更替变迁都被记录、定格在电影胶片上。贝老师通过大量的苏俄电影海报展示电影工作者用胶片记录俄罗斯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20世纪20-30年代,大师辈出,丰富的理论与实践,为苏联电影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30年代末苏联工业体系已经建立,俄罗斯编剧、美工形成了自己的规模和体系,但创作过程中难免出现公式化和模式化。
       卫国战争爆发后,在条件极为困苦的条件下,苏联电影艺术工作者依然进行工作,记录战争进程,在后方拍摄反映苏联人民浴血奋战,不屈不饶的画面,如《两个战士》、《侦察员的功勋》等。1945年,苏联人民结束战争,重新开始新生活,出现了主旋律作品《青年禁卫军》。50年代以后苏联电影发生积极的变化,佳作不断。一系列反应个人的命运和时代的命运的电影应运而生,在反映生活真实性,解释生活矛盾性的同时反对艺术创作的公式化和概念化。题材上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开拓,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继续得到张扬,同时开始对哲学的思考,写社会的阴暗面,关注普通人的生活。20世纪70-80年代道德伦理片的代表作《红莓》、《命运的嘲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1981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故事片奖)、《机组乘务员》、《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73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纪念奖、全苏电影节大奖)等曾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苏联解体后,出现了以小见大的反思片《毒太阳》(1995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忆甜思苦的怀恋片《西伯利亚理发师》,苦口婆心的劝诫片《窃贼》,视角独特的战争片《高加索的俘虏》、《布列斯特要塞》等。进入新世纪以后,俄国迈入平稳发展的轨道。2016年是俄罗斯的电影年,以全景展现苏联,俄罗斯时期的电影历程并通过电影阐释俄罗斯民族特性。
       报告后,贝教授针对在座师生提出的问题如:“当代俄罗斯电影出品的审查机制”、“在世界电影发展格局中俄罗斯电影的地位”、“俄罗斯电影人才培养的培养体系”、“中俄电影合作的可行性”、“俄罗斯和欧美电影教学风格和培养方式的区别”、“俄罗斯留学吸引力”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结合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张丹华对贝文力的讲座做了总结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