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袭来,教学组织样貌随之改变。非常时期,上海大学切实做好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组织工作,1000多门在线课程制作重点难点讲解视频20000多个,PPT课件近20000个,作业要求8000多份,绘制全校“课程在线讲授、互动讨论”分时资源需求挂图,开展资源调配和服务的“挂图作战”。
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和活化云端课程思政,确保线上教学实质等效?
作为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领航校,上海大学积极启动线上“思政”。
2月20日,学校组织领航学院、领航团队和领航课程负责人、两届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负责人等收看本校叶志明教授的直播课“课程∙教书育人∙课程思政”,依托在线培训,提升任课教师的育德意识和线上教学育德能力。
全民战“疫”本身就是一堂超级大课。它也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提供了课程思政活教材。长假里,上海大学的老师们用温情的邮件和问候开启面对学生的在线教学各项准备工作。3月3日起,他们结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抗疫精神,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他们用教师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使命,激发青年学生无形中铭记肩上的使命与担当,引导他们增长才干服务于国家需要和民族振兴,以无悔青春告白祖国!
继昨天第一期,我们再推出几门课程。看任课老师是如何在“云课堂”把大课素材有机融入“主渠道”的。
公共基础课 如何线上讲好抗“疫”故事?
课程:微积分(2)
理学院(领航学院)杨静桦讲师上海市教学能手

1.课程主题:微积分与新冠病毒肺炎建模
2.课程设计:结合已学的微积分知识对传染病动力学的数学模型进行解释。推荐学生阅读最近《中国数学》期刊论文《基于一类时滞动力学系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建模和预测》,让学生领悟学好数学的意义。讲述建模过程用的是微分方程思想,在解模过程中用了高年级所学的数值分析等知识。高等数学只是学习数学工具的开始。打好基础后,同学们更多地是要学会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3.课程安排:课前在线观看讲课录像;图文直播,线上讨论。
预习视频,学生讨论,逐步改变数学只是做题观念。通过解读模型更可以知道新冠肺炎感染人数的多少取决于政府与公民的决心。自觉防护是每个人应承担的责任。


课程:高级汉语阅读(2)(针对留学生)
国际教育学院常峻副教授

课程主题:做学问要的是真正的“谦虚”,疫情面前我们更应实事求是,认识到知识的无穷。
课程设计:通过阅读季羡林“谈谦虚”,让国际学生了解季羡林先生的治学精神与生活态度。通过课前阅读、课中互动环节(抢答、问卷、讨论),学习“谦虚”词汇,理解课文,归纳季羡林先生的观点:真正“虚怀若谷”的人做学问是“有道德,而且实事求是。”结合当前疫情,我们应该谦虚地认识到我们对于病毒知识的了解还远不够,面对困难更应实事求是。
课程安排:在线学习课件和视频、学习通群聊、抢答、问卷,互动讨论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踊跃发言反馈,全班13位留学生,在短短两节课内共计互动消息100多条。



课程:武术
体育学院申亮副教授
1.课程主题:疫情期间,如何居家体育锻炼 ?
2.课程设计:居家锻炼不能停,提高免疫战疫情。结合抗疫期间学生长期居家后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提出生活和体育锻炼的建议和要求,帮助排解心理压力,树立自信,合理规划居家生活:做到“学习随时努力,生活随遇而安”;分享疫情中感人事件,解读国家对重大疫情的及时和有效地反馈机制,让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充满自信。
3.课程安排:在线直播(腾讯会议软件);微信和学习通答疑讨论;(3)在线(邮件和微信)讨论反馈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踊跃发言反馈,学生反馈30人。



课程:英语视听说(少数民族预科班)
外语学院 陈秀猛讲师
1.课程主题:How do you define love? How do you show your love to someone else,Share your personal stories about loveduringthe battle against Coronavirus.
2.使用素材:China Daily (中国日报中英双语短视频)展现不同层面和角度的爱
An interview with the doctor who are fighting against the virus in Wuhan
Delivery man in Wuhan(武汉快递小哥
3.课程安排:微信群(组织协调),超星直播,小鱼易连会议(师生讨论),超星平台(资料提供、布置作业、反馈答疑)


学生来自17个不同少数民族的55名民族班预科生。有学生讲述家人或亲友抗疫故事。让学生明白爱的意义,懂得用实际的行动,哪怕是微小的努力去付出爱,当大家都这样做了就可以带来大的改变。一起致敬勇敢抗疫的逆行者。

专业课如何线上讲好抗“疫”故事?
课程:国际金融
经济学院(领航学院)尹应凯教授

1.课程主题:金融科技助力“抗疫”
2.课程设计:从“金融服务好的社会”切入,指出疫时金融科技在为“战疫”积极赋能;分析金融科技在移动支付、大数据征信、智能客服、知识图谱技术服务生产、疫情防控地图、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等方面,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勉励学生在家“战疫”、在家学习、在家研究,增加金融科技知识的储备,关注金融科技抗击疫情的研究,为明天“加满油、充好电”!
3.课程安排:学习通平台,zoom直播,互动答疑。
本科生胡晓娜:



课程:项目管理案例与实务
管理学院马亮讲师
1.课程主题:战疫情!献一计!
2.课程设计:疫情无情人有情,献计献策助打赢!课前任课老师为同学们布置寒假特别作业,面对突发疫情,我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献一计。课上,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知识,从上海世博会项目管理案例中得到启发,尝试从项目管理思维和方法视角,结合疫情形势,给出答案。教师随堂讲评,师生互动,充分体现了课程目标,即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学生杨圣保:“如果把疫情防控看作是一个项目,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疫情控制住,就是这个项目的目标。要很好地完成这一项目,就要有强有力的领导;要任用一批能做事的基层干部;要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控计划”。
课程:互联网+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领航学院)蓝箭副教授
课程主题:互联网+与疫情防控
课程安排:根据互联网上疫情数据,用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方法,对疫情进行拐点预测、发病和传染数的分析等,引导学以致用。
课程观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有利于病毒的研究和治疗对策的拟订,同时还便于向民众实时传递信息。各个省市都推广红黄绿的健康二维码。从疫情开始,有了互联网+,疫情与控疫图表数据都一目了然。希望同学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为抗疫情出力。因为你们是国家的未来。



课程:金属凝固过程及组织控制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领航学院)李莉娟副教授

课程主题:凝心聚力,用“硬核”科技点亮抗“疫”之路
课程设计:采用案例教学,使用学习通加微信平台互动。教师用问题导入,我们今天如何抗疫?列举材料学院董瀚院长及团队在疫情期间研发抗“疫”材料——“纳米银病毒灭活喷雾”,尤其是先进金属材料“抗菌不锈钢刀具”,这些研发金属新产品和新材料,充分体现金属专业在抗“疫”中的突出作用。
课程效果:激发其专业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增进学生对中国科技成功战“疫”的决心。

课程:管理心理学
悉尼工商学院聂晶副教授

课程主题:疫情中的管理心理学——群体决策
课程设计:结合本次课程内容——群体决策中的“群体思维”、“群体偏移”知识,分析本次疫情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舆论现象。哪些属于从众性群体思维?哪些又属于群体偏移引发的极化现象?从管理层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讨论,提升学生对当下网络舆论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坚定信心,理性面对,从防护自身,不当看客,从锤炼自身能力做起,日后报效国家。
课程安排:课前自觉视频,聚焦群体决策知识;课中通过线上主题讨论、抢答等方式进行互动。课后发来反馈。
学生明白了疫情下网络舆论传播中可能存在的偏差,以及造成这些偏差的心理学原因,有助于学生理性判断,掌握正确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理解信息的知识和能力。

媒体链接
1.如何线上讲好“抗疫”故事 上海大学课程思政在行动
光明日报客户端
http://difang.gmw.cn/sh/2020-3/05/content_33623080.htm?s=gmwreco2
2.上海学校开启“云上思政”:一个个战“疫”现场,都是育人的生动课堂
文汇网

3.上海学校开启“云上思政”:一个个战“疫”现场,都是育人的生动课堂
上海教育新闻网
http://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gaodeng/2020/03/05/2113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