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非遗名词委向上海大学赠送纪念建校百年主题特制工艺瓷器

发布日期: 2022/10/13  投稿: 崔明    部门: 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浏览次数:    返回

10月11日下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非遗名词委”)向上海大学赠送纪念建校百年主题特制工艺瓷器,及聘任项兆伦先生和刘魁立先生为上海大学兼职教授仪式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和党组成员、全国非遗名词委顾问项兆伦,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全国非遗名词委顾问刘魁立,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昌胜,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全国非遗名词委主任段勇,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原院长汪大伟,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金江波,全国非遗名词委秘书长、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黄景春,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李春园,全国非遗名词委副秘书长、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章莉莉等出席了赠送仪式。赠送仪式由段勇主任主持。



段勇主任向到场嘉宾及师生介绍道: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委员会是由国务院批准成立、挂靠在中国科学院的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授权组建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重要学术机构,由全国有关高校、科研机构和非遗传承一线的30名专家学者组成,由文旅部原副部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杰出领导者项兆伦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我国当代非遗研究泰斗刘魁立先生两位担任顾问,秘书处设在上海大学,有关工作得到上海大学的积极支持。



项兆伦先生和刘魁立先生代表委员会向上海大学赠送了为庆祝上海大学建校百年特制的景德镇窑新彩松竹纹薄胎大碗,成旦红书记和刘昌胜校长代表上海大学共同为贺礼揭幕。在上海大学迎来建校百年之际,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委员会精心策划,由上海大学美院章莉莉教授和文信学院张睿锜副教授等设计,由2003年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陆如先生和2022年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陆岩先生绘制,由景德镇有40余年烧制经验的景德镇著名制瓷大师卢建德先生及其徒弟张睿锜副教授等烧制完成,为上海大学倾力奉献了这件景德镇窑特制薄胎大碗。该工艺大碗直径100厘米,寓意上海大学建校百年,胎薄0.35厘米,大器薄胎,烧制难度极高。碗面绘制苍松翠竹、海水江崖、日月同辉,书写“竹苞松茂,日升月恒”八字主题,既是对上海大学百年光辉历程的礼赞,也是对上大未来发展的祝愿。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很高的科技、工艺、美学价值。该工艺大碗将入藏上海大学博物馆。




之后,上海大学正式聘请项兆伦先生和刘魁立先生为上海大学兼职教授,成旦红书记和刘昌胜校长为两位颁发了聘书。项兆伦先生曾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学养深厚,是公认的“学者型高级官员”。他倡导和推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和“国家级传统工艺工作站”模式,对拓展和深化我国非遗的保护、研究、传承、创新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项部长对上海大学十分厚爱和支持,2015年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培计划的试点启动和2017年的全国非遗研培经验交流及成果展示都放在上大,对我们是很大的鼓舞和促进。刘魁立先生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亚洲民间叙事文学学会会长,为中国非遗的研究、教育和传播做出了杰出贡献。刘先生对上大也十分关爱,大力提携上大中青年非遗学者。




仪式之后,全体嘉宾还参观了“纪念上海大学建校100周年成果展”,深入了解了“百年上大,红色学府”的历史和传承。最后,刘魁立先生为全国非遗名词委全体委员做了题为《非遗保护的主题词》的主题讲座,从六个视角重新审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分析它与以往相关文化对象在认知及实践方面的不同。